“目前生產生活怎么樣?有沒有什么困難和問題?現在享受哪些扶貧政策?遇到困難時村組干部幫扶人員有沒有及時為你解決……”這是近日武定縣“蹲點式”監督組走訪群眾時問得最多的幾句話。
該縣脫貧攻堅工作于今年5月正式通過省級核查和第三方實地評估檢查,順利實現了脫貧摘帽。為了確保做到摘帽不摘責任、摘帽不摘政策、摘帽不摘幫扶、摘帽不摘監管的“四不摘”目標,縣紀委監委進一步創新監督方式,加大監督力度,主動監督、關口前移,與楚雄州紀委監委一起,組成州、縣聯合監督組,開展“蹲點式”監督。
監督組分別深入到白路鎮、環州鄉、東坡鄉、己衣鎮等7個貧困鄉鎮,緊緊圍繞“兩不愁三保障”政策落實、村務公開、干部作風等重點工作,緊盯補助對象資格審核、改造驗收、資金撥付等關鍵環節,開展“蹲點式”監督,監督組通過進村入戶、實地走訪、面對面與貧困戶聊天、隨機走訪群眾、與村干部及駐村第一書記訪談等方式,面對面傾聽群眾訴求,摸清群眾的痛點難點,深挖脫貧攻堅工作中的問題線索,共走訪12個村28戶群眾,聽取群眾意見建議35條。
“‘蹲點式’監督,就是變被動監督為主動監督,改虛化監督為具體監督,主動下沉到鄉鎮,以談心談話為主要方式,進行常態化、近距離、可視化、多角度精準監督,著力全面了解掌握情況,及時發現問題,解決問題,真正做到早發現、早提醒、早糾正、早處置。”監督組成員介紹。
在開展“蹲點式”監督的過程中,監督組以入戶走訪為基礎,結合基層信訪舉報、日常監督、巡視巡察等工作情況,深入對扶貧資金管理使用、駐村幫扶、脫貧攻堅政策落實、脫貧攻堅責任落實,形式主義、官僚主義突出問題整治等全方位、多角度開展“蹲點式”精準監督。
“下一步,我們將在楚雄州紀委監委的指導下,進行常態化、近距離、可視化、多角度的‘蹲點式’精準監督,以務實的工作作風推動存在問題整改落實,為鞏固全縣脫貧攻堅成果提供有力的紀律保障。”該縣紀委監委負責人表示。(葉向暉)